旅泊網歡迎您!在旅行中尋找最年輕的自己
陜西少華山國家森林公園是我國的一座道教名山,著名的西岳華山就是少華山的姐妹山,自很久以前,這兩座山就有著“二華”的美譽。而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之中很多的故事原型就是在這里發生的。關于少華山的景點還有特色也是十分的多,下面就讓我們一一來體會一番吧。
陜西少華山國家森林公園是我國的一座道教名山,著名的西岳華山就是少華山的姐妹山,自很久以前,這兩座山就有著“二華”的美譽。而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之中很多的故事原型就是在這里發生的。關于少華山的景點還有特色也是十分的多,下面就讓我們一一來體會一番吧。
少華山歷史悠久,也有著很多古老的傳承景點在這里,其中的寧山寺乃是一座千年古寺,相傳這寧山寺的修建與漢武帝劉秀有關寧山寺是陜西省終南山以東最早的佛教寺廟。它位于小府玉口東部的柏坡腳下,被茂密的竹林和潺潺的溪流所環繞。
少華山自然風光優美,文化底蘊深厚,是陜西省東部黃金旅游線上以生態旅游、休閑度假、登山健身為主題的景區,有著許多特色游覽景點。
敷谷湖是少華山上一處特色自然風景,這里由一處水庫進行改建而形成的湖泊,并非天然形成的。整座湖泊的湖壩高30米,長116米,連接東西兩面的懸崖。壩頂上建有風格獨特的廊橋,白柱藍梁,平頂格架,典雅,橋東、西均有亭衛。橋上有陜西當代著名書法家吳三題寫的紅漆大字“敷谷湖”
走上這少華山大家看到的第一道風景及時這座石牌坊了,也是少華山的景點大門。石牌坊坐落在前往少華山的必經之路上,高14.6米,寬26米。它是由白色大理石制成的五孔結構,形體潔白,氣勢雄偉。它是中國西北地區第一個石牌坊。在拱門的中間刻著“韶華山”三個字,這是中國書籍領域的領軍學者沈鵬先生的筆跡。牌坊前,紅草青翠,雪松婆娑,反復歡迎著眾人的來臨。
深秋在一場漫漫細雨中開始到來,火紅的秋天展示在陽光明媚的日子里。少華山的紅葉開始紅了,歡迎大家來賞紅葉。這里也將舉辦紅葉節,這場視覺盛宴據悉會持續到11月底。
2019-10-17少華山距離縣城不遠,其跟華山山峰相連,不過卻是低于華山的,所以也叫走少華山,也有叫小華山的。算得上是華山的姊妹山,深秋的少華山已經是成為一處賞秋的好地方。
2019-10-17西安今年秋季會舉辦紅葉節,并且也不僅僅是一個景點舉辦,所以想要去游玩的小伙伴們就不要錯過了,下面小編就來詳細介紹一下相關紅葉節的信息,大家可以看看要參加哪一個活動。
2019-10-21少華山距離華山并不遠,兩者有某種特殊的關聯,其實少華山也是一個不錯的旅游景點,擁有1664.4米的高海拔,這里自然環境優雅閑適,周邊的綠植覆蓋很高,環境宜人,適合度假休閑。
2020-05-12對于陜西少華山國家森林公園,是一處植被茂密,景色旖旎的地方,大家在這里旅游的時候,這里的景色給著大家很是舒適的感覺,漫步期間,微風習習,綠意盎然,非常適合大家去度假旅游,有關的攻略信息如下。
2023-01-03秋天我們除了賞銀杏賞楓葉,秋天的紅葉也是非常美的。在陜西的少華山就是其中一個賞紅葉的勝地,一到秋天少華山全是紅色,層林盡染,風景非常的迷人,那么少華山紅葉最佳觀賞時間是什么時候呢?怎么去呢?
2020-10-11提到陜西美食,大家不能忘記的一定是各種面食了吧!小編也是,陜西的面食不僅勁道而且味道鮮美,香而不膩,還有著一點點的辣味,簡直吃上一口就是滿足,再吃一口就是享受了。
2018-05-28游玩陜西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的各項景色是不是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驚嘆到,感嘆大自然帶給我們無窮無盡的魅力,那么游了一趟陜西,回去是不是得帶一點這邊的特產給親朋好友,擔心不知道去哪買,沒關系,園區里面就可以買絕對也是正宗的。
2020-08-06如果要說西安這個地方,必須少不了的就是西安泡饃了,兩層餅加上中間的濃厚而又味道濃郁的肉類,吃上一口簡直是一種對味蕾的賞賜,是每一個來到西安的人都不可以錯過的美食。
2018-05-25說到面食,或許很多人都不會想到上海,都會說是西安這樣的地方,但其實,上海人是特別愛吃面的,但是不一樣的是,西北面食種類繁多的豪情滿溢,上海面講究的是那一筷面、一勺湯的細細品味。
2018-06-11說起西安的美食,你最先想起的是什么?小編最先想起的就是回民街,但是很多人都說回民街其實沒有那么多好吃的,都是給游客吃的,現在小編就來和大家說說西安的回民街應該吃什么。
2018-06-15西安的美食有很多,但是除了你知道的那些百年老店和一些經典美食以外,還有哪些不錯的地方嗎?小編首先要給大家推薦的就是網紅咖啡店,這些店顏值高,并且味道也不錯喲。
2019-02-26發表評論
淡季60元,旺季90元
8:00-17:00
陜西省渭南市華州區蓮花寺鎮
旅泊網 Copyright@ 2016-2017 www.sproutonlinemagazine.com 網站備案號 : 鄂ICP備17009702號-1
本站刊登的所有新聞和各種專題資料,均來源互聯網收集整理,僅供參考。
鄂公網安備 42011102003126號